雲淑玫 2020/06/04

電影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觀後心得

    影片介紹一所名門升學學校~威爾頓預備學校校風傳統嚴謹嚴肅刻板新學期來了一位文學老師約翰·基汀他的到來給了學生一陣春風···

    基汀老師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文學的深層涵義,而非只是文字理解與背誦,為了讓學生領略對生命的感動及激情他帶領學生在校史樓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的意義,要他們懂得把握當下,並找到自己的聲音(內心的渴望);在教育現場多年,雖然主要任教國小,但也曾遇到不珍惜生命的學生,近年來更感受到部分學生可能因沉迷網路世界,漫待生命的輕浮態度;「珍重生命的教育」、「啟發個人的亮點」我覺得比認知學習更為要緊。如何使學生能夠「有感」並「珍惜」自己的生存價值,「尊重」萬物生靈,讓學生懂得去自己思考,並更進一步尋找自己的價值與努力的熱情,活出自己,這些課程更值得我們去探究實行。

    他還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我聯想到「同理心」、「換位思考」、「用不同眼光看世界」等,因我的教學環境位屬偏鄉,許多學生生活環境較單純,加上年紀小,思考角度偏狹。有時我想辦法讓學生能扮演他人角色,並讓他們彼此分享心情,常能帶來很好的效果;我也鼓勵他們能多出去外面看看增長視野;偶爾發生一些特殊狀況,我會請他們以不同的高度(如老師、家長、祖父母、警察等)的視角,來思考解決之道或分享不同的想法。

    基丁老師在教學時,以自由發散式的哲學思維多元作業形式(如:挑戰「原創詩歌」),上課時鼓勵學生勇於嘗試、突破自我,「作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奴隸」、「讓生活變成一首詩」,此外,他在教學間言談生動、活潑有趣、言之有物,與學生做深入的對話,接納理解他們,引導激發其創意與潛能,甚至「粗野的咆嘯」(學生吶喊出自己的詩歌),讓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他們漸漸學會自己思考與求索,勇敢地追問人生的路途,甚至違反門禁成立死亡詩歌,在山洞裡集結而歌,自主深入學習與感受文學之美(可惜有人偷抽菸)。反觀現代教學現場,追進度囫圇吞棗,記憶考試背誦,沒時間深入探索及感受,學問做於紙上談兵,學生甚至是考過就忘,學習成效如何?師怒生怨,改變的時候到了,如何才能深入落實素養導向,讓孩子能真正從做中學習,懂得去實際運用,老師們有時間去關懷認同孩子,聽他們的聲音,和他們一起學習生命意義,值得我們去省思!

   片中有幾句話我也很喜歡:(後面加註我自己的理解)

  承受土地的時刻到了~ 人親土親,敬神愛土地,環保愛地球!

  生命自有其不平凡之處~ 天生我材必有用,讓自己發光發熱吧!

  有時應該勇敢有時需要謹慎(不要被骨頭噎死)~ 做事需考慮後果,留一線,好相見!

  找到自己的步調~ 因材施教,每天讓自己進步一點點!

  走路的方式保持自己的信仰~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我想起「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部影片,希望像影片中尼爾的事件不會再發生,父母常以為對孩子的犧牲奉獻,期望孩子照他的理想來回報,片中尼爾覺得理想無望,無法改變父親的想法而選擇自殺,如果尼爾的父親、母親、甚至老師、同學有人能臆度尼爾當晚可能很難受的心情,伸以援手(關懷),又或許尼爾能有傾訴的對象,自己求救(跌到谷底的心情),也許他能有不一樣的人生。

   雖然終局基汀老師還是離開了學校,但他的教育宛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留在學生心中。

             ( 對自己堅持的信仰,我願意付出多少?承受多少? ~)

留言